2017-09-30 九月心得¶
date: | 2017-09-30 18:00:00 |
---|
每经历一些事情,总有一些心得。九月是找工作的时节,也是如此。在九月里,暴露了不足,也明确了方向。
放大不足¶
准备不足、基础不牢、刷题不多、理论不深、特长不明。
- 对于准备不足,实习和准备时间冲突。实习期间,我把精力放在实习内容上,未分心准备基础知识。
- 对于基础不牢,在找实习的时候,我突击整理了一下C++的相关知识,之后便没有进行系统性地整理,也没有其实现深入理解。
- 对于刷题不多,我本身不太喜欢这种太过技巧性的实现,只是偶尔刷刷LeetCode,也没有刷太多。
- 对于理论不深,学习过模式识别、神经网络设计,但是没有系统的整理各个算法的原理、适用场景、优缺点,也没太多具体实践。
- 对于特长不明,自己会哪些呢?在工具上,使用C++实现了研究生两个项目,用过QT,大学做过嵌入式的Linux开发,熟练掌握Caffe。在领域上,主要是图像处理领域。实现过传统方法图像拼接,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,遥感图像超分辨、目标识别,接触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去雾、分类。实习两个月做的HEVC汇编优化。
深入思考¶
问题的产生往往是方向或方法出现了问题。
在自己的观念里,夯实基础、刷题、理论知识积累、强化特长这些都是很重要的。可是为何最后做的并不够好呢?回想一下一天的状态、一星期的状态、一个月的状态、一年的状态。
每天基本上是学习、晚上跑步。每个星期周六周天多睡会觉,然后去实验室。每个月的生活同每个星期。研一学理论课,搭建Caffe深度学习网络、实现人脸识别、和博士一块写论文。研二第一个项目从16年7月到17年3月出差写代码调试,第二个项目从17年3月到6月出差写代码,中间做了XXX软赛。然后就是实习。基本上都是一直试模型、调参数、写代码、找Bug、改代码。
问题好像找到了。事情太多,没有留时间思考,没有时间规划。但是,虽然很忙可也是有时间思考,有时间规划的,那为何感觉没有太多改变呢?
回想一下之前的思考内容,在当时任务比较紧的情况下,思考最多的是今天进展如何,和预期进度比较如何。回想一下之前的规划,在这一天完成这个功能并测试,明天添加新功能。
当时思考和规划的问题局限在了当时的时期!!!
虽然知道打好基础、刷题、向未来工作方向靠拢的重要性,但受限于精力有限、任务催赶等限制条件,这些想法的优先级会被降得很低,即使想到也因为没有时间去做而被抛之脑后。
而且自己的思维和习惯会被当时的时期所影响,因为任务比较紧,思考的内容局限到了当前所做的事情。习惯因为出差、加班等因素,
那为何现在能想到这些的重要性了?时期发生了改变,事情优先级发生了改变。